*ST海航:大成基金、兴业证券等2家机构于3月3日调研我司

2022年3月7日*ST海航(600221)发布公告称:大成基金韩创魏庆国戴军李博齐炜中付欣宇、兴业证券(601377)张晓云于2022年3月3日调研我司。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从方总和各位高管增持来看,可以看到管理层对于海航的信心还是很大的,请问对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会进行什么重点的部署或者改革吗?

答:截至2022年2月22日,实际控制人方威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99,999,97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0%。本次增持股份累计数量已接近增持计划的上限,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公司13位董事、监事及公司高管计划于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大股东及公司经营层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同时,也表明了要把公司做好的决心与信心。后续,公司将充分学习新股东的管理理念及思想,继续沿用原有的管理团队,保持干部员工队伍的稳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借鉴辽宁方大集团(000055)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制度,深入学习辽宁方大集团全面弘扬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企业为目标,力争做到“安全第一”“服务第一”“利润第一”,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目前正稳步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后续辽宁方大集团的管理理念与机制也将以公司利润为导向逐步落实、推行,其中也包括但不限于精细化管理、日成本核算以及“赛马”机制等。通过管理的提升,力争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公司的价值的提升,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多利益。

*ST海航:大成基金、兴业证券等2家机构于3月3日调研我司

问:目前有很多国家已经开放了边境,国际航空业的复苏是否已经能明显感知到了?您预计国内放开出入境的时间点和进程大概是什么样的?公司对于这种放开,有没有进一步的布局?

答:随着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放边境,允许完全接种疫苗的外国人免隔离入境,这势必会促进国际航空业的整体复苏,政策调整后的客流增长也从侧面予以印证。由于疫情的反复,及目前境外某些国家对防疫采取的“躺平”政策,叠加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我国的国际航线全面恢复时点尚无法准确判断。但我司在飞机、特业人员及航线研究方面积极准备,确保在国家相关政策放开时,能第一时间为境内外旅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自疫情发生以来,海南航空严格落实民航局“五个一”政策,仅保留北京=多伦多(后调整为西安=多伦多)、北京=布鲁塞尔(回程分流西安)两条国际定期客运航线持续运营,同步致力于国际航线恢复研究。若后续政策有所放开,海南航空将选择原有国际航线中市场预期较好、具备可持续经营性的航线优先恢复;并同步布局机会新市场,有效把握疫情后市场秩序重建的机会,择机补充具备战略收益价值的短程航线。争取在疫情后形成更为完备,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效国际航线网络。

问:对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公司计划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答:海南自贸港通过实施更开放的航空运输政策,扩大海南第五航权、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必将吸引更多的航空运输类等企业的目光,逐步形成“集聚效应”,航空市场的“蛋糕”不断扩大,将打开更广阔的民航市场空间。2021年7月8日,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局联合发布通知,即日起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岛航班加注保税航油政策,明确全岛封关运作前,“允许海南进出岛航班加注保税航油”意味着进出海南的所有国际、国内航班都可以加注保税航油,对其加注的保税航油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海南实施保税航油政策后,相比之前国内航班飞往海南加注的内贸油将取消增值税,预计每吨航油的成本将下降13%,海航控股(600221)将可直接获益。海航控股将积极响应国家、民航局和中南地区管理局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内循环”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着力构建以海南、北京为主的“两主两辅”发展战略;同时积极研发完善航旅产品及营销规划,提高辅业收入及占比;并将积极探索拓展公务机、飞机维修、航空货运等业务,不断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海航控股作为海南自贸港主基地航企,未来将扎实走好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第一方阵”,克服国内外复杂环境变化,全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面向太平洋(601099)和印度洋、通达全球、国内国际高效互动的航线网络,打造海南自贸港民航超级承运人,全面构建服务自贸港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品质航线网络。

问:公司怎么看未来国内的疫情复苏后的航空业发展?疫情波动是否还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答:近期,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在疫情常态化下,中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依托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社会经济稳健复苏。虽疫情局部零星爆发,跨省旅游中断,航班调减、客流下滑对当地和周边民航市场造成影响,但国内民航市场总体稳中向好;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航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21-2022年是恢复期和积蓄期,重在促进行业恢复增长;2023-2025年是增长期和释放期,重在扩大国内市场、恢复国际市场,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国家支撑我国民航持续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地区各部门正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将为民航恢复发展提供良好宏观环境。防疫方面,目前全国有超12亿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仍然大有潜力可挖。综合疫情动态、民航市场恢复表现等因素,国内市场恢复优先于国际市场,预计国内市场于2023年夏航季起旅客运输量、客票水平有望全面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2年民航总体运输量预计能恢复至疫情前85%左右水平。

问:公司机队规模是否会按照前期规划以每年8-9个点的增速进行扩张?

答:公司会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状况及中国民航实时的规范进行调整,现在公司对于机队方面首要任务是将停场运力尽快恢复。目前国内外疫情的反复、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航线的放开等多方面因素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后续市场的需求能够容纳公司机队的增速规模,公司将在充分评估经营生产利润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ST海航主营业务:国际、国内(含港澳)航空客货邮运输业务;与航空运输相关的服务业务;航空旅游;机上供应品;航空器材;航空地面设备及零配件的生产;候机楼服务和经营;保险兼业代理服务(限人身意外险)。

*ST海航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72.57亿元,同比上升37.35%;归母净利润-344223.1万元,同比上升77.97%;扣非净利润-646252.0万元,同比上升52.71%;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9.24亿元,同比上升9.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56134.2万元,同比上升32.6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94717.7万元,同比上升25.25%;负债率114.6%,投资收益5760.7万元,财务费用17.62亿元,毛利率-16.71%。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ST海航(600221)好公司评级为1.5星,好价格评级为1.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1.5星。(评级范围:1~5星,最高5星)

(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爱味之家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weizhijia.com/n/508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爱味之家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