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1500的羽绒服成本只有75?以次充好被罚)80、90后“青春的回忆”

【#标价1500的羽绒服成本只有75?以次充好被罚#】今年寒潮一波又一波,各式羽绒服也屡屡热卖。但曾经凭借“韩潮”而在中国风靡的韩国衣恋集团旗下品牌的一批羽绒服却因为成本价和定价差别太离谱而被罚以次充好,爆上了热搜第一!

(标价1500的羽绒服成本只有75?以次充好被罚)80、90后“青春的回忆”

近日,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韩国衣恋集团在中国的注册公司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因以次充好被罚。该批次羽绒服成本价为75元/件,专柜标价却高达1598元/件,吊牌溢价竟高达20倍。对此,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处以罚款14382元。

对此,网友也是开启了嘲讽模式。“真坑啊”“只要足够穷,你就是镰刀永远割不到的韭菜”等等。

走向衰败的韩装顶流

大规模关店变卖资产

衣恋的衣服应该还是很多80、90后“青春的回忆”了。

根据官网信息显示,韩国衣恋集团(THEE·LANDGROUP)创始于1980年,最初以女装事业起步,目前已发展为韩国第一大时尚零售集团,旗下的品牌涵盖了ELAND、SPAO、Prich、Roem、Plory、PawinPaw等40多个,这些品牌中的绝大部分都属于中高端档位,动辄就上千元。旗下更有品牌(Prich)曾宣传其产品为“9亿少女的梦”。

曾经更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衣恋是我小时候求而不得的梦中情衣”。其标志性的大红色牛角扣羊毛大衣(标价上千元),曾经是很多80、90后学生党高攀不起的“梦中情衣”。

公开信息显示,衣恋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后,并以ELAND等品牌快速扩张,巅峰时期,ELAND在中国主要城市开有8000多家门店。其旗下SPAO、SCOFIELD、TEENIEWEENIE等更是承包各大商场C位。

但这个拥有40年历史的跨国时尚巨头,却在近年经历着至暗时刻。市场分析称,由于韩流退潮、品牌老化、数字化转型迟缓以及新晋品牌的竞争蚕食市场份额,衣恋开始走下坡路“几乎是必然”。

2017年,衣恋集团将旗下品牌TeenieWeenie出售给中国的维格娜丝时装有限公司(后来的锦泓集团),这被看做是其走向下坡路开始卖品牌的标志。交易价约50亿元人民币。但2019年,衣恋还因为买卖合同纠纷将锦泓集团告上法庭,认为对方钱没有到位,对于实际交付比例存在争议。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爱味之家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weizhijia.com/n/367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爱味之家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