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上海商场消费者是群演?居民澄清
这几天,上海陆续有商场恢复营业。出于防疫需要,大部分商场都对人流进行控制,通过发放“邀请卡”“购物卡”等疏导客流,避免人群聚集。不过,由此也出现部分传言,声称部分商场里的消费者是“群众演员”。对此,有消费者主动澄清:“我们不是群众演员。”部分商场也表示,“邀请卡”由社区组织,面向居民发放,目的只是限流。
为了澄清这件事,媒体还特地进商场对消费者进行了核实和采访,用消费者的亲身经历来辟谣。同时媒体也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有通过发放“邀请卡”“购物卡”限流的商家;也有通过在线预约、现场核销方式限流的商家;另外,还有不需要预约但现场控制客流的商家……
商场出于限流的需要,和社区一起,给市民发放“邀请卡”“购物卡”等,是为了方便管理,但客观来说,这种方式还可以优化。
一是,这些卡的发放,对接可能不那么精准。一些市民没有需要,可能拿到了卡,一些市民可能有需要,却又拿不到。也就是说,容易浪费名额。
二是,这些卡的发放,经历了太多的环节。商场的这些卡,都是通过社区发放的,再从社区发放到市民手中,而社区工作人员本来就很繁忙了。
三是,如果是社区来发放,就容易产生误会,以为是组织上的行为。
其实,两全其美的方法不是没有,为了控制客流量并引导错峰消费,像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除了正规的防疫查验之外,只是现场控制“同时在店内购物的人数不能超过10人”。而进入豫园商场不需要额外凭证,但需要实名制预约,并提供绿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看来,商家都在想办法,既能控制客流,又保证让市民能购买到需要的商品。当然,控制客流都有一个尝试的过程,产生一些误会及时消除了就是。
但可以说,线上预约的程序并不复杂,对大商场来说,这个投入也是值得的、必要的。消费者在线上预约时,明确时间段和消费者姓名等信息就可以了,出门时社区人员也可以看到,到了商场就能进行查验。对一些手机操作不便者来说,也可以开通电话预约。这样中间环节少了,误会也就少了。
当地媒体报道称,6月1日起,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全面恢复线下营业。那么,要想消费购物能更加便利、快捷,这些线上的预约措施就更显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