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内卷严峻,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该如何“破局”?
内卷是近几年来中文网络上特别流行的一个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英文叫involution,与之对应的是evolution,即演化。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更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前些日子跟朋友聚餐,偶然发现之前夏季经营冬季打烊休息的龙虾店正开得如火如荼,后来才知道其中原因——疫情期间,加入餐饮的队伍人数越来越多,开店的多了,消费的少了。过去夏天3-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一年的钱轻轻松松地给挣了,时至今日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得不在冬季推出替代产品,维持店铺经营。
疫情影响着各行各业,餐饮尤为突出,门槛虽是越来越低,但跨得过去、站稳脚跟的只是凤毛麟角。餐饮业不断推陈出新,创业者不断前赴后继,每月收入杯水车薪,租金始终水涨船高,多数人经营举步维艰……
像我所在的四五线城市,常住人口不足200万。这里的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绝大多数的人不再追求高大上,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实惠,日常消费能省则省,捂紧钱袋子,精打细算。
30元一份的碳锅鸡,168元三斤牛羊肉,配菜免费无限续,70多元的火锅套餐,十几元的自助小火锅…….商家穷尽脑汁想出各种优惠活动,抱着赔本赚吆喝的心态不断的挑战餐饮的底线。网红主播、探店主播也随之多了起来,哪里有新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轮番式的广而告之,抢占先机,寻找灵感与素材,更重要的是互惠互利,为商家引流,让自己的荷包鼓起来。
另一方面,城市框架拉大,商业街、美食街、shoppingmall、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商业体量不断地扩大,经营半径越拉越小。最终只有体量大、品牌硬、业态广的才能在众多商业中立足,其余的要么继续苦撑,要么草草收场,留下一个烂摊子等待接盘侠。
2020-2021或许是从事餐饮的最艰难的时期,疫情影响,行业洗牌,一些传统的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的环境。很多人也在谋求转型,同时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对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吃到放心的食品。
疫情对餐饮业影响较大,但影响更大的是现阶段及以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如果只是想怎么来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而不去应对消费心理变化,很有可能把自己引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经营就如同比赛,上半场虽然顺风顺水,洋洋得意,下半场也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然到最后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引用英国诗人雪莱创作的《西风颂》中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