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技术区“内卷”?小学生们在B站讲算法,网友:我只会阿巴阿巴
现在的B站知识区已经“内卷”成这样了?!
6岁用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8岁开讲神经网络如何实现、小学生教的编程比老师还要好,库克见了都点赞……
最近,知识区内卷现状这样一个话题引发了热议,连清华的马少平教授也来围观:小孩蛮厉害的。
不少网友着实有被内卷到:“我在人间凑数这些年”、“人类进化又不带我是吧”、“阿巴阿巴”。
但随之引来的争议也同样不少。
有人认为,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发展;还有人怀疑,背后是父母在推波助澜,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欢……
于是,我们就顺着瓜了解了一番,也跟父母聊了聊,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B站技术区“内卷”?
我们先从貌似最卷的技术区开始看起。
这一领域主要分为两大派,一种以上面几位为典型的专攻编程算法代表。
另一种则是“未来图吧的垃圾佬”。
像这位手搓U盘的小陆的实验室,今年刚刚初二,投稿都是显示器换屏、拆解手机芯片、更换手机尾插等硬核技术宅内容。
还有这位ChanSze阿浩,同样是初中生,又是组装手机,又是DIY电脑主板、吃鸡神器,也是完全的图吧日常:
所以,这群up主年龄的与日俱减果真如网友所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卷”吗?
我们具体看了两个案例。
先从(目前发现的)年龄最小的“卷王”,6岁就能开讲算法的探索者Ongo开始看起。
随便选一个视频点进去,就看到刚上幼儿园的up主吃力地举起了那部清华大学出版,400多页的著名“紫书”:《算法竞赛入门经典》。
再往后一拉,人家up主看完书,都开始写代码了(用的还是二分法的思路):
而在其他视频中,这位幼儿区up主讲起递归、循环等各种编程知识也头头是道,甚至在最新的一期视频中,分享了如何使用Python多线程控制一台小车……
乍一看,满是“天才少年”的画风。
但实际上,翻回到2020年年初,探索者Ongo的第一期视频《幼儿园Swift编程入门第一讲》的内容,其实更类似于一期学习vlog。
小up主一边阅读编程软件的官方说明书,一边穿插自己的理解。
在软件的主要图形界面出现时,他瞬间就兴奋了起来,这让人意识到——这确实还是一个看到动画小人会兴奋无比的6岁小孩。
是的,这些年龄“越卷越小”的知识区up主们,其实很多都是从单纯的兴趣,比如玩游戏开始的。
那位曾经参加过《最强大脑》,深知还有库克亲自送上生日祝福、的8岁程序员vita,就是这么入门的。
这位B站账号“小学生Vita君”的up主今年上四年级,从8岁就开始在B站发布编程学习视频。
视频所讲的主要软件与上面的探索者Ongo一样,都是苹果开发的SwiftPlaygrounds,一款通过代码操控卡通小人在3D环境中通关的产品:
软件由vita和爸爸共同选择,vita自己非常喜欢这种编程方法,而vita君的父亲也认为,这款软件是一个非常适合儿子的进阶学习资料。
没错,当时才8岁的vita,就已经有4年的“编程经验”,以至于需要进阶学习了。
△图源vita评论区
在很小的时候,vita就非常喜欢数字解谜、数独之类的游戏,4岁时,他便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自己的第一款编程启蒙游戏:Lightbot。
再大一些,上了小学后,vita又接触到了一些更难的游戏,比如《程序员升职记》《70亿人》《异常》:
就这么“玩”到了8岁,老父亲开始规划让儿子从编程游戏过渡到真正的写代码了。
最终选择Swiftplaygrounds,除了这款软件真正从“拖积木”来到了编写代码,以及vita自己的喜好之外,也有曾经的程序员老父亲的一点小小的私心:
比起特立独行的Python,我更喜欢C和Java的语言风格。
而vita发布的视频内容比起“教导”和“科普”,也更偏向于代码思路的分享。
很多评论赞叹的,更多还是他面对镜头依旧逻辑流畅,几乎没有停顿的谈吐。
(老父亲的拆台:没草稿是真的,但废话和停顿被剪掉了)
作为曾经参加过1999年、2000年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名全栈程序员,vita的父亲深知算法作为编程基本功的重要地位。
因此,在他有意的引导之下,vita在保持Swiftplaygrounds编程课更新的同时,也开始慢慢接触算法和数据结构。